15 万买的车位,3 年亏成 “烫手山芋”:年轻人买房时,别被 “车位刚需” 的说法洗脑 了!
三年前买婚房,我脑子一热听了销售的话 ——“车位紧张,以后肯定涨”,硬生生从凑出来的购房钱里抠出 15 万,额外买了个地下车位。当时还美滋滋想,“有车配固定车位,以后回家不用抢位置,多方便”,结果没享几天方便,先吃了一连串的亏。
收房第一次去看车位,我直接傻了眼。当初按图纸选的 “标准车位”,实际角落杵着个配电箱,每次想打开后备箱拿东西,都得先把车往前挪半米,不然后备箱门都打不开,麻烦得要死。更糟心的是价格,当初销售把车位吹成 “稀缺宝贝”,现在小区入住率都超 70% 了,周边二手车位挂牌价却跌到 7-8 万,三年时间,15 万直接亏了快一半,我这波操作,活脱脱成了小区里的 “大冤种”。
这段经历让我彻底明白,对咱们多数买刚需房、小户型的年轻人来说,“买车位” 根本不是必选项,甚至很多时候是个坑。尤其是第一次买房的人,别被 “有车就得买车位” 的想法绑住,这里面的门道和坑,比你想的多得多。今天不光跟大家吐槽我的糟心事,还得好好说说,到底怎么判断小区的车位值不值得买,省得更多人走我的弯路。
展开剩余82%先说说为啥多数年轻人买车位,都是 “花钱找罪受”
咱先掰扯掰扯,为啥我不建议年轻人轻易买车位?不是我吃过亏就一杆子打死,是真的从钱、实用性这些角度算下来,太不划算了。
首先是经济压力,简直是 “双重暴击”。买刚需房的家庭,谁家不是掏空了爸妈和自己的积蓄,有的还得背上几十年房贷,手里本来就没多少余钱。这时候再拿 10-20 万买车位,相当于把本就紧绷的钱袋子再撕个口子。更坑的是,买完车位不是 “一劳永逸”,每个月还得交 50-100 块的车位管理费,看似不多,一年下来也得大几百,积少成多也是笔不小的开支。
反观租车位,多灵活啊!一线城市每月租金也就 400-600 块,二三线城市更便宜,200-300 块就能搞定。我给大家算笔账,要是计划在这个小区住 15 年,租车位最多花 8 万多,不仅比买车位省一半钱,还不用一次性掏一大笔现金,手里留着钱应急不香吗?
其次是车位价格,跟 “过山车” 似的,还大多是 “高开低走”。房子价格好歹有市场规律撑着,车位可不一样,波动起来没谱。期房销售的时候,开发商总把车位吹成 “配套稀缺品”,喊高价让你赶紧买;可等小区入住成熟了,车位供给够了,价格说跌就跌。我小区当初跟我一起买车位的邻居,现在想把车位卖了换钱,挂了三个月都没人问 —— 买家觉得 “租着更划算”,开发商剩下的尾盘车位,价格还比二手的低,最后只能挂着 “低价急售”,成了砸手里的 “烫手山芋”。
最关键的是,车位几乎没什么投资价值。别听人说 “车位有独立产权,也是资产”,这产权跟房子的产权根本不是一回事,金融属性几乎为零。你要是缺钱,拿房子去银行抵押能贷出钱,可你说拿车位抵押,没哪个银行会认;以后卖房的时候,车位也帮不上忙,多数买家更看重房子的户型、地段、采光,车位最多算 “附赠品”,有时候还得降价才能让买家愿意要。我认识个中介朋友,他说过去一年经手的刚需房交易里,90% 以上的车位都是 “随房白送”,根本卖不上价,这钱花出去,跟打水漂没差多少。
还有期房车位的 “信息差”,太容易踩坑了。买期房的时候,车位只能看图纸选,图纸上标着 “标准尺寸”“无遮挡”,等实际交付了,问题全出来了:有的车位旁边是消防栓,开车门容易磕到;有的在拐角,新手停车得倒好几把;还有像我家这样,莫名多了个配电箱、水管,实用空间少了一大块。等发现问题想找开发商换,人家早翻脸不认账了,只能自己吃哑巴亏。
买了车位就后悔?4招教你判断车位是否值得买。
重点来了:怎么判断小区的车位,到底值不值得买?
不是所有车位都不能买,有的小区车位确实值得入手,关键是得会判断。我总结了几个实用的办法,大家照着看,就能避开坑,选到真正值得买的车位。
第一招:先看小区 “车位比”,这是最核心的指标
“车位比” 就是小区总户数和总车位数的比例,比如 1:1.2,意思是 10 户人家有 12 个车位,这个数越高,车位越不紧张。大家记住一个标准:如果车位比低于 1:0.8,意思是 10 户人家还不到 8 个车位,那这个小区的车位可能真的紧张,以后停车会难;要是车位比高于 1:1.2,甚至到 1:1.5,那车位肯定够,完全没必要急着买。
我之前看的一个老小区,车位比才 1:0.5,10 户人家只有 5 个车位,业主每天抢车位抢到半夜,那种小区的车位确实值得买,不管是自己用还是以后转租,都划算。但现在新建的小区,大多车位比能到 1:1.2 以上,这种情况就别瞎买了,租着更省心。
第二招:看小区位置和入住人群,判断 “停车需求”
要是小区在核心地段,比如市中心、商圈旁边,或者周边没有公共停车场,那业主的停车需求肯定大,车位可能会紧张;但如果小区在郊区,周边有空地能停车,或者业主大多是没车的年轻人,那车位需求就小,买了很可能闲置。
还有小区的户型也能看出来,要是小区以大户型为主,比如三居室、四居室,业主家里可能不止一辆车,停车需求自然大;要是都是一居室、两居室的刚需房,多数家庭就一辆车,甚至没车,车位就没那么紧张。我住的小区就是刚需房为主,很多邻居要么没车,要么租车位,我买的车位闲置了半年,最后还是租出去了。
第三招:算清楚 “买车位” 和 “租车位” 的成本,别被数字骗了
大家别光听销售说 “买车位划算”,自己动手算笔账,对比一下就清楚了。比如一个车位卖 15 万,每月管理费 80 块;租车位每月 400 块,没有管理费(有的小区管理费由房东出)。
要是计划住 10 年:买车位总花费 = 15 万 (80 块 ×12×10)=15.96 万;租车位总花费 = 400 块 ×12×10=4.8 万。这一算,买车位比租车位多花 11 万多,这钱拿来装修、养车不香吗?
要是计划住 20 年:买车位总花费 = 15 万 (80×12×20)=16.96 万;租车位总花费 = 400×12×20=9.6 万。还是租车位更便宜,而且买车位的 15 万,要是存银行或者理财,20 年还能有不少利息,这又是一笔损失。
只有一种情况,买车位可能比租划算:要是小区车位比特别低(比如低于 1:0.6),而且租金每年都涨,涨得特别快,比如每年涨 5% 以上,住个二三十年,买车位才可能比租划算。但对年轻人来说,很少有人会在一个刚需房住二三十年,大多住 10-15 年就会换房,所以租车位更划算。
第四招:看车位的 “实际条件”,别只看图纸
要是你实在想买车位,千万别只看图纸就下单,一定要想办法看实际情况(要是期房,就找开发商要详细的实景图、尺寸图)。重点看这几点:
尺寸够不够:标准车位宽一般 2.4 米,长 5.3 米,要是比这个小,停大车会很费劲,尤其是 SUV,可能车门都打不开。
位置好不好:别选拐角、过道旁边的车位,容易被别的车蹭到;也别选靠近消防栓、配电箱、水管的车位,不仅占空间,还可能有安全隐患;最好选靠近电梯口、自家楼栋的车位,上下楼、停车都方便。
有没有遮挡:有的车位上方有管道、通风口,下雨或者管道漏水,可能会把车弄脏、弄坏,这种车位再便宜也别买。
我当初就是没看实际情况,只看图纸选了个 “中间车位”,结果交付后发现有配电箱,现在每次停车都得小心翼翼,后悔死了。
最后说句实在话:年轻人买房,别被 “面子” 绑架
买房是人生大事,每一笔钱都要花在刀刃上。别听销售的花言巧语,也别盲目跟风,结合自己的经济状况、居住计划,理性判断,才不会像我一样,花了冤枉钱,还落得 “后悔不已” 的结局。毕竟,房子是用来住的,舒服、没压力的生活,比一个 “固定车位” 重要多了。
发布于:江西省翻翻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